本刊记者 申东 通讯员 郎中卿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塞上枫桥”新警务,大力推动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探索出“党建引领、专群结合、科技赋能、多元共治、创新机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把资源整合在中心、问题解决在基层、服务延伸到末端。
目前,全市村(居)委会已全部建成治保委,配齐治保委班子,由社区村(居)委会书记兼任治保委主任,社区民警辅警担任政治指导员,577个治保委和659支群防群治队伍触角已全部延伸至基层防控末端。
专群结合 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晚上7时许,42岁的银川市金凤区茂悦府小区居民王芳已经开始忙碌了,她戴上“小红帽”,穿上“红马甲”,于8时和马九林、马维国等“小伙伴”会合。
“以前,我每天都会遛弯儿。2024年10月,我加入银川市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世悦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把遛弯儿的时间都用于巡逻了。”王芳告诉本刊记者。
治保委成员主责是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治保委主任的责任是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前不久,银川市金凤区新园小区居民赵涛向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紫馨苑社区治保委反映:“充电桩安上了,但一直没有通电,我们这么大的小区挤在一个车棚充电,实在不够用。”
收到信息后,紫馨苑治保委主任罗文梅表示尽快解决。她告诉记者:“我们的职责就是把居民的‘小问题’倾听好、解决好,让居民的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
2024年以来,满城北街街道10个村居均建立了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治保委主任、退役军人担任副主任、民警担任教导员的治保委,广泛吸纳小区楼栋长、物业保安、退役军人、在职党员、外卖小哥等一千余人加入,按照治安隐患、矛盾风险等级划分重点区域,制定巡防路线,加大巡逻防控力度,调解矛盾纠纷。
目前,全市治保委有3.5万余名治安保卫员协助开展治安巡防、矛盾调处、信息收集等工作,累计调处矛盾纠纷2300余起,协助查破治安案件100余起。同时,构建起村(社区)排查发现“日清日结”,镇街“一站式”化解“日清周结”,县(区)统筹化解“周清季结”漏斗型矛盾风险三级分层过滤体系。社区民警联合治安保卫委员会、妇联和退役军人、基干民兵、老党员等力量,全面摸排掌握辖区社情民意,实现村(社区)“日清日结”。乡镇综治中心统筹派出所、司法所、武装部、退役军人服务站、禁毒站等力量“攥指成拳”,定期召开基层法治联席会,会商研判、联合处置矛盾纠纷,实现镇街“一站式”化解“日清周结”。同时,制定矛盾纠纷“三色”管理、“五调”联动等办法,细化风险提示、流转、督办工作流程,完善110与12345等平台对接联动机制,做到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公共安全等信息全量掌握,风险隐患重点要素一体管控,实现县(区)统筹化解“周清季结”,真正成为矛盾风险“终点站”。
通过治保委的建设与运行,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年初至今,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62%;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4.03%。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为93.7%,化解率同比上升2.5%。
科技赋能 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度”
4月13日14时,银川市金凤区湖畔家园小区治保员李某在入户走访时得知一名男子因投资理财被骗,立即向金凤区刑侦大队报案。获取当日11时许通过网约车邮寄6万元现金的线索后,民警迅速开展研判,发现该网约车运送地为甘肃省兰州市方向。在确定网约车司机信息和相关情况后,为确保资金安全,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指挥中心实时调度,指引网约车司机就近驶出高速公路,前往派出所。最终,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的协助下,成功拦截全部资金,为受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2024年以来,银川市公安局依托宁夏社会治理基层综合指挥平台,横向连通情指中心、12345等系统平台,纵向连通综治中心、派出所、治保会、社区民警、网格员,打造集研判预警、指挥调度、督办落实等功能为一体的综治指挥体系,实现社会治安“一屏防护”。
在工作中,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通过App搭建治保委指挥调度功能,实时精准掌握治保委成员巡防区域及风险管控情况,使基层治理更高效、更智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使治保委成员能够更精准地发现和处置各类治安隐患,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银川市公安局通过新媒体平台、企业微信工作群等载体,不定期发布法治宣传、提醒告知等信息,把微信群建设成学法懂法、以案说法的“小课堂”,打造成群众“指尖上的警务室”,打通警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多元共治 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
4月12日下午,辖区保伏桥新村A区业主报警称,因家庭琐事,被丈夫家暴。金凤区长城中路派出所保伏桥警务室网格警联合长城中路街道保伏桥社区网格员,针对此警情进行调解。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联合网格警与网格员启动“联调”机制,通过“背靠背”倾听诉求、“面对面”分析利弊,多次组织调解。从法律法规到“家和万事兴”,民警以“唠家常+讲法规”的柔性方法,最终使夫妻双方消除误解。
银川公安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推动治保委与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构建起以派出所、综治中心为“大脑中枢”,警务站(室)、村(社区)、治保委为架构的社会治理运转体系。通过“警格+网格”模式,治保委成员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协助民警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通过“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实现了巡逻防控由“派出所吹哨、村(社区)、治保委报到”的大巡防局面,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