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调”出和谐“解”开纷争

吉林全面推行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新模式

2023-05-05 09:16:08 来源:法治参考
分享:
-标准+

本刊记者 刘中全 见习记者 张美欣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行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形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格局。

“我们以有效解决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全面推行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近日,吉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吕洋说。

2022年5月,吉林省委政法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全面整合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进驻,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功能,努力实现全方位调处、全链条解决。

诉前调解省时便民

前不久,舒兰市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一起装修合同纠纷。

原来,原告王某和被告舒兰市某全屋定制馆于2022年11月签订了一份协议书,双方在签署后自愿商定:“2022年12月末全屋定制整体到位,并保质保量安装完毕,如再有逾期或产品质量不达标,该公司自愿退还王某全部定制资金8万元,并承担在此期间因此产生的损失。”但截至2023年1月23日,被告仍未能完成履行义务。

“考虑到案情相对简单,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能尽快为双方解决纠纷,诉前调解小组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开始了解情况商讨调解方式。”舒兰市法院法官说,调解员组织了两次调解活动,耐心向双方释法明理,引导冷静思考,劝导双方以平和的方式解决纠纷。最终,原被告达成调解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圆满化解了纠纷。

“我们强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建成了运转高效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舒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曹强说。

据了解,舒兰市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划分城乡基础网格1483个,配备网格员1860名,选派1259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社区),实现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打造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成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及20个乡级、233个村级指挥平台,做到市乡村三级联通联动。打造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设置行政信访、涉法涉诉等16个信访接待窗口,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等9个功能室,为群众提供信访事项办理服务。打造的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司法救助、民商事等10个服务窗口和诉调对接工作室等,真正使矛盾纠纷止于未诉。

舒兰市通过建设254个市乡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有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综合服务中心已受理矛盾纠纷1614件,化解1613件,化解率高达99.94%。

多方联动“一站式”解决

“多亏了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西安区人民法院西安法庭庭长张旭,要是没有他们,我们的钱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2022年7月6日,辽源市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调解室接待了十几名农民工。经调解员了解,在2019年6月,这十几名农民工进入辽源市某公司做临时工,两个工地的工程共计6个月。但工程结束后公司却只给付了每人1000多元的工资,剩余部分一直拖欠未付。老板何某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刑,但农民工的工资一直没有讨要回来。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与材料,调解员按照法律程序理顺调解思路,联系了西安区人民法院西安法庭庭长张旭,安排有关人员深入企业找到发包公司,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努力工作,2022年9月,此事得到了解决,发包方承担了连带责任,将拖欠两年之久的96700元工资发到了农民工的手里。

在辽源市龙山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大厅,可以看到这里设置了信访、政法、人民调解、诉讼服务等窗口,群众有诉求在这里可得到“一站式”解决。

“在推进平安辽源建设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以建设一中心、一网格、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111’平安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了从‘让群众等’到‘等群众来’的转变。”辽源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成景说。

据了解,目前辽源市4个县(区)、47个乡镇(街道)两级的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已全面建成。为提升网格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将全市划分成4091个标准化网格,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高效处置网格事件、推动群众诉求联调联处提供信息化支撑,实现网格事件处置指令、群众诉求联调联处指令网上推送,诉求事项接收、交办、督办、反馈和考核网上运行,形成横向整合、纵向打通、闭环管理的运行新机制,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2022年,辽源市两级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受理网格上报事件47376件,累计办结46409件,办结率达97.96%,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为了将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做得更好,及时收集居民的诉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梨园街道创新打造了‘梨小二’智慧治理平台。”龙井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可平说。

不久前,梨园社区兰江西苑小区发生了一起邻里纠纷事件。

由于楼上水管漏水,导致楼下邻居家里被水淹泡。双方协商后无法达成一致。于是居民通过智慧云码将此事上传至梨园社区“梨小二”智慧治理平台。街道受理后,及时安排了辖区网格员入户了解情况。在详细调查后,发现双方情况基本属实,经过网格员的调解,最终达成了和解。楼上的住户同意支付相应的金额为楼下进行维修,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街道根据居民反映的事件,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了解事件的详情,与居民沟通并制订解决方案,及时跟踪处理并做好居民反馈。”孙可平说,针对无法就地解决的问题,将由工作人员上传至龙井市海兰江e站综治平台,联合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跟踪处理,以此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延边州以“一站式”平台建设为基础,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工作,健全完善综合治理基础网络,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推进作用,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法院等综合治理力量,成立三级多元化解综治中心,推行“12345”工作理念。

“严格落实调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延边州委政法委综治处处长刘志刚说。

截至目前,全州8个县(市)级综治中心、96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132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省其他市县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打造符合区域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品牌。”吉林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李密说。

长春市整合法院、检察、公安等资源力量,推动综治中心实效化、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四平市组建矛盾纠纷调解人才库,组成“矛盾纠纷帮帮团”“啄木鸟小分队”等调解团队;抚松县通过“参乡通”App,及时高效处置网格事件,确保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吉林省红石林区基层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建设,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的积极探索,也是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吕洋说。

“调”出和谐,“解”开纷争。如今,吉林省已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编辑:白楚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