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心坎上”

南通综治中心将治理效能转化为民生温度

2025-07-26 07:14:0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钱华 陈相

“感谢你们提出的建议,帮我公司顺利完成了员工调岗工作!”7月4日,在江苏南通启东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某公司总经理紧握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沙燕飞的手连声道谢。

从企业劳资纠纷的柔性化解,到工程款拖欠的“一窗办结”,再到风险隐患的“一网预警”,南通正以全域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将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可感可触的民生温度,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江海答卷。

高位统筹打好组合拳

“综治中心不是简单挂块牌子,而是要成为群众说事讲理的‘终点站’,真正解决群众烦心事忧心事。”南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顾德华介绍,该市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2025年政法工作大事要事,扭住县级综治中心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和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和信息化建设等“五个规范化”目标任务,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统筹、部门协同”的治理共同体。

今年4月,为积极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南通市委政法委召开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出台《综治中心“三定”文案》《市综治中心运行机制》等文件,完善《县级综治中心“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业务流程图》,激活“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多元共治解纷效能。目前,群众诉求平均办结时限已压缩至7.2天,重复走访率下降了63%。

南通市还建立了市级统筹指挥、县级主战攻坚、镇级主防化解模式,确保群众诉求“家门口”响应、依法高效办结。各地综治中心采取“常驻+邀驻+随驻”模式,整合诉讼服务、公安信访、司法调解等12个部门资源,综治力量更加集约高效。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104个乡镇(街道)均已建立综治中心,实现100%实体化运行,人人可享、时时可感、处处可及的综治中心在江海大地遍地开花。

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

“以前跑半年,如今一趟清!”在如皋市综治中心,冒先生通过“一窗受理”窗口,仅用3天便拿到了被拖欠的工程款。

结构决定功能。群众的各项诉求之所以能够高效办结,与南通市全域推行的“全科服务”模式密不可分。这种模式在功能上统一设置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分区,配备智能导服系统,突出了功能区的标准化、群众的便利化。

机制决定效能。南通市要求综治中心全面建立“诉求收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评价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全面提升数据整合和业务融合能力,系统形成资源整合“一盘棋”、智慧治理“一张网”、多元共治“一条链”治理思路,实现办事“可视化、流程化”。

服务决定成败。针对涉房涉企、劳资纠纷等复杂矛盾,南通市组建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构成的“专家调解团”,提供“法律+心理+民生”综合服务,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在村(社区)建立品牌调解室,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方力量,让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今年7月,如东县新店镇启动“干警基层行守护万家安”走访服务工作,全镇政法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访民情、化矛盾、促和谐”活动,一批群众“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智慧赋能强督办提实效

为让综治中心插上智慧的翅膀,南通市创新开发应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信息化平台,构建“一网统管”治理中枢,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流转”,有效保障了民意诉求“一门进、一网办、一站结”,社会治理更显公平、均衡、普惠、可及。通过开发重点人员管控、防诈反诈预警等模块,通过数据碰撞生成风险“热力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不断提升。

自平台运行以来,线上化解纠纷9135件,平均耗时2.3天,群众满意度达96.8%;线下管控重大矛盾纠纷1247件,化解成功率为87.87%,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精细化能力不断提升。日前,“南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信息化平台”获2025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今年6月,海安市综治中心发现在谢某反映的欠薪事件中法律援助中心未能及时处理,于是向法律援助中心发送“工作提示函”,又对本月家具企业欠薪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向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发送“风险预警函”,督促多部门同向关注,齐头并进。

南通市委政法委建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包联工作机制,按照“组织排查、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多元化解、案结事了”五步法规范督办,今年已经反馈整改问题300余个。通过建立分级督办细则,对县乡两级中心实施“实地查看+备案审查+群众反馈”督办机制,强化群众知晓度、满意度测评,倒逼提升服务质量。

南通各级综治中心还建立“七大督办工作机制”(综合协调、分析研判、交办督办、工作报告、评价回访、应急处突、内部管理),创新实施“三单两函”督办流程(任务交办单、进度催办单、整改通知单;预警提示函、提级办理函),规范“上报登记—分析研判—分流交办—处置反馈—评价回访—归档管理”六步工作法,落实领导接访、首问办结等闭环措施,借助平台“受理反馈+部门联动+动态督办”的规范路径实现高效处置,确保群众诉求“接得稳、解得了、解得好”。

南通市还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统筹推进治安防控、法治建设、公共服务协同发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推行“综治中心+派出所+网格”联动机制,组建1268支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开展“精网微格”“蓝盾护学”“亮灯巡逻”“邻里守望”等活动,为综治中心提供硬核支撑。

“开门接待群众,热情服务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急,才能把综治中心建到群众的心坎上!”南通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学义说。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