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让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近日,贵州省毕节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走进全市中小学,给学生们送上了一堂堂生动有意义的法治教育课。
民警以“禁毒、校园霸凌、防性侵、防溺水、防电诈”五大核心内容为切入点,通过问答竞赛、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安全知识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共鸣”。在禁毒宣传环节,民警以“一杯奶茶可能藏毒”等贴近生活的警示,提醒学生绝不能因为好奇尝试来源不明的食品。同时,结合真实案例,直观展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毁灭性危害,告诫学生远离高危场所,进一步筑牢校园禁毒防线,守护青少年“无毒青春”。
民警通过剖析真实案件清晰拆解“什么是性侵”“如何识别危险信号”“遭遇侵害后如何取证报警”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用“安全距离”“大声说不”等守护身体边界。结合校园冲突案例详细讲解欺凌行为的界定,如语言侮辱、孤立排挤等“软暴力”,强调“旁观者也是受害者”,鼓励学生通过“向老师报告、留存证据、法律维权”三步应对欺凌,共同抵制“沉默纵容”。
同时,针对学生群体易受骗的“游戏代充”“免费领皮肤”等陷阱,民警仔细拆解“话术诱导—小额试水—大额诈骗”的常见套路,叮嘱学生“三不原则”: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陌生人转账。
夏季临近,民警还以“溺水黄金救援8分钟”为切入点,结合本地水域事故案例,演示“同伴溺水如何科学呼救”“利用漂浮物自救”等技能,同时着重宣传防溺水“六不准”原则,敲响安全警钟。
宣讲结束后,一场逼真的反恐防暴演练同步展开。模拟“歹徒”闯校场景中,民警与校方安保人员迅速联动,运用盾牌、钢叉等装备形成合围,仅用时3分钟便成功控制“歹徒”。演练全程贴近实战,有效提升师生应急反应能力与协同处置水平。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心田。毕节公安将持续加强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创新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普法课堂,以更生动的普法形式,更鲜活的法治案例,更走心的宣传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让平安校园的底色更加明亮。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