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党委
亮点:泾源县泾河源镇聚焦新时期邻里纠纷新情况、新特点,创新建立“一体联动下沉”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机法,牢牢将邻里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了教育群众、法治宣传、矛盾调处的有机统一。全镇近三年未发生命案,群众法治意识显著增强,邻里关系和谐稳定,基层社会持续稳定。全镇连续三年未发生命案,累计化解邻里纠纷1700余件,化解成功率100%,同比下降了45.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口回流,邻里间的利益争夺等问题导致邻里之间纷争不断。泾源县泾河源镇探索创新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4支专业力量为主体,镇“五办四中心”及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一体联动下沉”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法,牢牢将邻里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了教育群众、法治宣传、矛盾调处的有机统一。
一、健全治理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建强工作机制。建立以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司法助理员)4支力量为主体,镇“五办四中心”及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一体联动下沉”化解邻里纠纷工作机制,制定日报告、周碰头、月研判、季考核、半年小结“五项制度”,推动平安联创。二是建强治理平台。依托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建立网格化综合指挥平台,发挥“信息化+网格化+铁脚板”治理优势,推动邻里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群众遇到问题“最多跑一站”。三是建强基层队伍。实行“警格+网格”模式,培育法律明白人120名,组建网格化党小组63个、网格员队伍580名,推动镇(村)调解力量全覆盖。
二、多方联动排查,穷尽邻里纠纷。一是网格力量“全面查”。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全面摸排社情民意,收集苗头性的风险隐患,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近三年网格员累计排查邻里纠纷108起,调处成功率99%。二是专业力量“精准查”。下派95名联村专业力量到72个网格,开展法治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处等工作,近三年专业力量累计排查邻里纠纷236起,调处成功率100%。三是社会力量“滚动查”。吸纳372名护林员、保洁员、巡河员、人民调解员,组建“泾河义警”等五支群防群治队伍,近三年累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6000余人次,排查邻里纠纷325起,调处成功率98%。
三、一体下沉化解,多元止争解纷。一是简单纠纷随时化解。将简单邻里纠纷化解纳入“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中,推行“红黑榜”,优化村规民约,不断推动邻里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复杂纠纷联合化解。将复杂邻里纠纷纳入“三个清单”,明确风险等级,召开风险研判会,制定调处方案,累计调处复杂邻里纠纷49件。如庞东村马某因装运苗木将邻居刘某地块苗木损坏发生纠纷,村综治中心将纠纷排摸情况上报镇综治中心后,镇综治中心统筹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司法助理员)等力量释法析理双防最终达成赔偿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三是疑难纠纷提级化解。乡村无法化解的疑难纠纷纳入县级问题清单中,由县综治中心牵头主动下沉一线、进行会商研判、提级化解管控,近三年累计提级化解邻里纠纷16件。如今年5月,上秦村村民马某和王某因地界纠纷发生口角,一度发生械斗,县综治中心了解到这依情况后遂进行会商研判,决定提级管理,下派工作组联合镇综治中心进行多次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四、跟踪督导回访,增强化解成效。一是及时电话回访。结案3日内电话回访,了解当事人思想状况,确定有无新的矛盾焦点,形成回访反馈闭环管理,累计电话回访342次。二是主动上门回访。对发现未履行协议或对处理不满的开展上门回访,促成“案结事了”,实现“事心双解”,累计上门回访68次,群众满意率100%。三是督办专项回访。对调解无果、未能化解的,开展专项督办回访,通过督办函、领导下访、责任人包案,督促限时化解并回复进展,推动纠纷主动化解,累计督办回访23次,群众满意率达98%。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