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辽宁法院赴上海交流“庭审优质化”试点经验

2025-07-10 10:30: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近日,复旦大学举办“庭审理念现代化及其实践发展”研讨会,推出了其历时十年之久与全国20多家法院深度合作,研究并实践的“新型庭审”的具体成果。作为应用范围最广、成效最显著的法院代表,来自辽宁法院的11位法官受邀参会,与上海法院法官及国内各大高校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同堂研讨,交流分享辽宁法院试点推行“庭审优质化”工作的经验做法。

据悉,今年5月,辽宁高院正式印发通知,在辽宁鞍山两级法院先行先试的经验基础上,确定全省8家中院及10家基层法院作为试点,推广“庭审优质化”工作机制经验。这也是辽宁高院致力于提升全省审判质效和法官司法能力水平、助力人民群众诉讼更加便利、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推动审判工作“走前列”的重要抓手。

据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章武生及其研究团队介绍,所谓“新型庭审”,即与传统庭审相对而言,通过司法实践检验,确认有助于法院正确、适时地审理案件,体现诉讼民主、诉讼规律和程序保障以及当事人对裁判接受度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争点确认、集中审理、一次性解决纠纷原则、突袭裁判防止、释明权行使、疑点排除和法官内心确信等。

作为首批试点法院,自2022年9月,鞍山中院以“新型庭审”为技术依托,统筹辖区7家基层法院,在民事审判中率先探索推行“庭审优质化”工作体系,探索构建了“诉答文书规范化—审前程序优质化—争点审理精细化”的“庭审优质化”工作范式,全员、全程、全域优化审判能力水平,做深做实定分止争,有效解决了制约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和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实践难题。

从数据上来看,成效显著。今年来,鞍山地区全部质效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尤其案-件比、上诉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调解率等指标改善明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推行‘庭审优质化’就是通过转变理念重构庭审模式,坚持尊重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协同主义理念和一次性解决纠纷理念,从诉答文书规范化切入,让正义提速,也为法官减负。”鞍山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长顺在会上从理念革新、实践创新、保障强化等三个方面,分享了鞍山法院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法官办案能力显著增强的秘诀。

随后,本次受邀参会的法官们结合审理的实质解纷效果好的实践案例,在“用新型庭审方式审理200件以上案件四位法官的报告”“新旧庭审方式比较”“理论与实务界对新型庭审成果的评析和互动”等主题研讨环节上进行交流发言。

“通过电子送达、电话沟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指导当事人规范诉答文书,从而限缩争点和无争议事实,这在我们团队审理的民间借贷和合同类案件审理中已成习惯。”

“通过‘书状先行+争点前置’精准锁定核心问题,案件庭审仅用时27分钟,并且当庭调解。”

“充分利用审前这个重要阶段,通过‘书状先行’,推动双方在要件事实范围内不断提出各自意见和证据,增加了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双方对抗情绪,为双方提供了协商基础。”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校园人身伤害案……借助各类型案例,参会法官分享了应用“庭审优质化”审理案件尝到的“甜头”,鲜活生动的实践经验引起在场专家们的强烈共鸣。

“大家的发言都提到了一个共识性的概念,即认为我们的‘新型庭审’非常契合民事诉讼规律。用‘规律’这个词来概括,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符合民事诉讼解决纠纷、实现公正解纷的目的和运行机理;二是契合民事纠纷解决的自身规律,即民事纠纷的发展和解决规律。”南京师范大学司法改革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吴英姿肯定了辽宁法院“庭审优质化”工作,她表示“庭审优质化”通过“书状先行”排除疑点、澄清争点,引导当事人参与事实和证据梳理,不仅提升庭审效率,对促成和解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庭审优质化”能够高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深层次原因,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严炎谈道:“当事人参与度提升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诉讼透明度的提升。在双方当事人信息充分披露、裁判方向适当公开的前提下,双方底牌清晰可见,对诉讼的预期更为明确,因此无论最终结果是调解成功,还是未能调解而接受判决,法官和当事人对案件的清晰度都将远超传统处理方式。”

“辽宁法院在实务界对新型庭审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对庭审理念现代化及其实践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以“庭审优质化”为载体的新型审判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诉讼质效大幅提升,是解决近年来我国法院受案数量快速增长、法官审判压力不断加大的有效方式,其有效推广对我国司法审判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自今年5月以来,辽宁高院统筹全省“庭审优质化”工作试点法院通过开展与律协同堂业务培训,常态化组织庭审观摩、案例展示等“学练赛”活动,持续推动“庭审优质化”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落实。“下一步,我们将系统梳理推广‘庭审优质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持续完善配套制度,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入库案例培育,为下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庭审优质化’工作打牢基础。”辽宁高院相关院领导表示。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