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通讯员 李瑞
陈娟,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京北分所辅警,已在首都车驾管岗位工作21年。76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见证了首都车驾管工作的改革变化,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对待工作的满腔热忱。
陈娟负责车驾管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档案管理。凭借认真和细心,近年来,她配合民警审核把关车驾管档案2万余份,无一差错,无一疏漏。
去年年底,北京市发布老旧机动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陈娟所在的档案室负责审核报废车手续。为帮助群众及时注销车辆、快速领取补贴买新车,陈娟带着档案室全体辅警和所里民警一起加班,确保档案审核、录入、归档按期完成。高峰时段,他们日均审核车辆档案2000余份,仅四个月就审核报废车手续12000余份。
今年5月,陈娟在窗口受理机动车变更车身颜色业务期间,发现代办人员王某某所持车主张某身份证颜色异常。王某某还称,车主身份证消磁,无法读取身份证信息。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陈娟的警觉,她立即转交警长核查。
经进一步核查认定,代办人王某某所持车主张某身份证确系伪造,随后,王某某及伪造证件被移交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一名群众要办理国外驾驶证换领国内驾驶证的业务,并提供了国外驾驶证原件和翻译件。陈娟通过出入境信息系统查询发现,此人根本没有出境记录,所提供证件涉嫌造假。她当即通知民警进行处理,办理人也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经验的长期积累,给了陈娟敏锐的直觉。在一次车辆继承业务的办理中,办理人提供的材料显示,法院将车辆判给了车主的儿子。窗口办理人员初筛后确定材料无伪造。陈娟坚持找民警登录系统核查车主婚姻状况,果然有新发现。原来,车主有二婚经历且配偶健在,因公证处的遗漏,这个继承人没有被算上。随后,陈娟当场驳回了办理。
陈娟认为,档案室的工作是车驾管业务的最后一道手续,需要极强的责任心,这是对群众的负责。
有群众推着婴儿车来所里咨询,陈娟立即主动上前,热情询问并引导对方到等候区入座。她耐心向对方讲解政策,并熟练审核业务手续材料。“您好,王女士。经审核,您符合国外驾驶证换发国内驾驶证业务办理标准,您今天是否申请办理换发驾驶证业务呢?”
“没想到这个业务才10多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您真的是非常专业!”王女士连连道谢。几天后,她还特地送来锦旗,对陈娟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表达感谢和认可。
“为人民服务应该融于日常、发自内心去实践。作为一名辅警,我要像苔花一样,勇于绽放青春光彩!”今年,陈娟被评为2025“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优秀辅警标兵,在台上,她发自肺腑地说。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