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洪官升 齐明乐
多发性盆骨骨折、左髂动脉损伤……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伤者浙江省湖州市王先生一家推入绝境,高达15万元的治疗费如同一座大山沉沉压在早已心力交瘁的家人心头。而另一边,肇事货车司机同样焦急万分,束手无策。巨额的医疗费成了横亘在两个破碎家庭间一道无解的难题。
然而,通过湖州“警医保”平台,仅用数天,这一难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随着12万余元救命钱精准垫付至医院账户,双方最终得以从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中解脱出来。
“出了事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回‘警医保’平台可帮了大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肇事司机胡先生激动地说。伤者家属更是红了眼眶:“孩子妈伤这么重,天都塌了……万万没想到,平台在最艰难的时候托住了我们全家,救命钱这么快就到账了!”
长期以来,交通事故伤者医疗费垫付是困扰群众和执法部门的难题:伤者垫不起、想不通;肇事方推诿或无力承担;保险公司流程繁琐需待治疗结束;伤者家属常因费用与肇事方产生矛盾;交警需耗费大量精力协调……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
为有效破解交通事故伤者医疗费“垫付难”问题,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紧盯群众身边“关键小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联合卫健、金融监管、保险等单位,创新打造“警医保”联动平台,推动保险公司针对事故医疗费用由“事后理赔”变为“事前垫付”,有效破解伤人交通事故医疗费用筹措难题,为交通事故伤员救助开辟绿色通道。
建设“一舱三端”,推动流程重塑。研发驾驶舱汇总信息,开设交警、医院、保险三个行业端口,交警部门上传事故信息和责任认定情况,发起交强险垫付申请;医院机构上传诊疗凭证,发起费用垫付申请;保险公司分区打造“交强险垫付”“商业险垫付”两大模块,按照伤情分级分类垫付模式,结合阶段性医疗花费和事故责任计算费用并进行保险垫付。以一起10万元医疗费、同等责任事故为例,平台可迅速垫付5.08万元,极大为伤员救治减轻负担。
健全联动机制,抢抓黄金时间。联合卫健部门分级制定诊疗方案,优化救护车调派、转运和交接,通过警车开道、路口灯控等应急举措,为生命接力保驾护航。完善警医联动快速协同机制,运用120云急救调度、5G实时远程会诊、“浙里快处”三大系统,实时传输信息,形成“现场-救护车-医院”联动救治闭环。运行以来,全市共累计落实线上联动1210次,重伤交通事故快速处置率达100%,救治成功率达92%以上,伤者入院平均用时从1小时缩短至20分钟,最大程度抢抓伤员救治时间。
严密监管体系,确保高效合规。研发线上智慧监管模型,评估伤员转运、医疗救治、保险垫付质效,监测虚假报案、理赔诈骗等违法行为,打击骗保灰色产业链,让每一分钱真正花在刀刃上。公安、金融监管、卫健等部门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常态化开展平台运行风险分析排查,系统操作定人定岗,定期集中开展培训教育,通报整改催款单金额准确性、保险垫付时效性等问题16个,实现了过度医疗、违规骗保评残等违法违规案事件“零发生”。
截至目前,“警医保”平台在湖州市长兴县试点之后,在市本级全面铺开,共推动11家医院、15家保险公司入驻,帮扶群众化解医疗费用难题301起,垫付保险资金249万余元,最高垫付37.4万元,实现交强险24小时内、商业险3日内完成垫付,垫付费用达到事故责任比例的80%,真正实现了费用结算群众“零跑腿”,交通事故医药费用纠纷“零发生”。
湖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党委委员、政工纪检室主任于凯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推广‘警医保’平台的建设应用,持续吸纳更多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接入,动员社会救援力量,扩大平台覆盖;同时迭代升级全流程监管模型,强化智能监测预警,联合公安、卫健、金融监管等部门协同发力,严厉打击骗保、过度医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固化现有运行规则与协作机制,加强相关专业内容培训,扩大宣传推广力度,不再让筹钱难成为百姓心底的愁,让温暖与希望变得触手可及。”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