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淄博博山法院王飞法官工作室家门口化解物业纠纷

2025-07-25 13:45:5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平妮 通讯员 王国栋

“我要投诉!小区物业不作为,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都没法住了……”

“她连续三年没交物业费了,还投诉我们,我们还要起诉她呢……”

前不久,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某小区,业主邢大娘和物业公司的矛盾愈发激烈。社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博山区人民法院王飞法官工作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发出预警。在王飞法官工作室的指导下,社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进行多次“背靠背”调解,逐步缓解了物业公司和邢大娘之间的对抗情绪,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法院及时予以司法确认。很快,物业公司组织问题整改,邢大娘补齐物业费并对整改情况表示满意。

物业纠纷是群众家门口的烦心事,关涉万千居民的幸福冷暖。2024年10月,博山区法院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群众工作的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和书记员各一名,成立王飞法官工作室,专门指导处理物业纠纷。实践中,博山区法院通过汇聚府院联动合力、整合多方解纷力量,推动物业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据悉,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指导、调解物业纠纷104件,物业纠纷类案件调撤率达到79.3%,平均审理天数为15.28天,较之前缩短了7.77天。今年上半年,物业纠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86%。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工作室成立初期,王飞就受理了一起棘手的案件。某小区300多名业主认为物业服务质量下降,拒绝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态度强硬准备分批起诉欠费业主,业主刘某、李某便成了第一批被告。

物业纠纷的症结在哪?王飞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基本情况。后来,他决定在小区广场召开听证调解现场会,面对面听取业主意见。“虽然案件标的额不大,但处置不当会衍生出数百起案件。如果能做出示范调解,后续纠纷也许就能迎刃而解。”王飞说。

整理好调研情况、业主意见后,王飞与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通过算时间账、成本账、效果账等,物业公司与业主刘某、李某达成和解。王飞随即为他们出具了调解书,两位业主当场补缴物业费。

在调解的示范效应下,后续300多名业主均按照调解的物业费比例缴费,一场可能引发的集体诉讼消弭于无形。

博山区属于老工业城市,基础设施陈旧,老旧小区多,物业投诉与纠纷数量高居不下,很多纠纷没有经过前期调解就形成了诉讼。由于治理力量分散、缺少“缓冲区”等原因,诉至法院的双方当事人矛盾加剧,调解难度加大。如何最大限度实现物业纠纷的源头治理?博山区法院的答案是“协作配合+联动调解”。为此,王飞积极与镇街、社区沟通联络,并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送了司法建议,凝聚最大力量攻克治理难题。

“物业纠纷萌芽后,业委会先行组织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社区、镇街进行分流调解,并及时向后端链条预警,对于仍然化解困难的,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组织行政调解。最后对于形成诉讼的少数纠纷,由法院进行诉讼调解、依法裁判,由此实现了对物业纠纷的多级过滤、联调联解。”王飞介绍道。

同时,王飞法官工作室积极发布物业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利用上门调解、普法宣传、座谈培训等,广泛发放典型案例材料并进行细致讲解。总结分析常见的物业纠纷问题,涵盖房屋质量问题、能否拒缴物业费、家中失窃物业责任承担等焦点问题,并编制了《物业纠纷十问十答》宣传挂图,让群众对身边的物业问题做到“脑中有数、心里有底”。

“民生无小事。我们将持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多元力量推动更多的物业纠纷化解于无形中,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公平正义。”博山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冰说。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