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杨合兵
今年以来,山东青岛平度市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四个”导向,紧扣“五有”目标,锚定“五化”要求,一体部署落实,一个标准推进,全面拧紧责任链条,将市镇两级综治中心打造成群众诉求“全科门诊”。截至目前,市镇两级综治中心受理各类诉求事项2563起,纠纷化解率达95.66%。
平台整合、功能融合 “一站式”受理各类诉求
平度市综治中心科学设置引导受理等3大功能区,内设综合受理、农民工维权等5大中心,开通法律服务等8个窗口,全面构建“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的群众诉求办理中枢。重点打造5个标杆式镇(街道)综治中心,辐射带动17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场所建设,全部实现“一厅三区四室”建设标准。做到空间聚合,构建“全域布点”实体平台。
全市政法、信访等21个部门入驻市综治中心,管区、站所全部常驻(轮驻、随驻)镇(街道)综治中心,优化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9项职能,实现力量联动、隐患联排、纠纷联调、平安联创。做到功能聚合,创建“部门协同”解纷矩阵。
依托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打通12个部门37类业务数据壁垒,全量接入“山东解纷码”等6大诉求渠道,通过省“一站式”矛调平台智能派单系统,建立“30分钟响应—24小时受理—30日办结”处置流程,实现各类诉求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应结尽结。做到效能聚合,搭建“数据跑路”智慧闭环。目前,全市线上群众诉求按期受理率、办结率均为100%。
流程再造、机制重构 “一条龙”调处各类纠纷
平度市制发综治中心工作手册,建立统一受理、分类流转、跟踪反馈等11项机制,绘制市镇两级综治中心诉求办理法治化“路线图”,推行“小事”现场调、“大事”吹哨调、“难事”顶格调三级响应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实现分级响应,贯通“收转办”流水线。
加强访调对接,分级分类做好信访纠纷事项,对初信初访、多次信访、曾越级访等信访事项,实行“绿、橙、红”三级预警办理,依法依规导入信访三级办理程序,确保信访事项按照“路线图”走通、走完。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对于调解成功的纠纷事项,驻中心法官现场司法确认,累计356起纠纷得以撤诉和解。当事人确定走仲裁或诉讼的案件,中心提供受案、仲裁、审理全流程办理渠道,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解纷途径。实现闭环衔接,架设“调裁诉”高架桥。
警示督办、源头管控 “一揽子”防范各类隐患
平度市建立风险隐患动态处置机制,综合运用交办函、提示函、督办函3类函告形式,提醒相关镇街、单位对潜在风险点及时采取化解管控措施。做到动态监测,织密“三函预警”防控网。今年以来,累计发出交办函95份、提示函27份、督办函3份。
建立日常调度、重点调度、专题调度“3”级调度机制,对高中低不同等级风险隐患分级分类研判,累计开展重点调度、专题调度16次,防止纠纷隐患“由小拖大、由大拖难”。做到梯次研判,构建“三级调度”过滤层。
建立实时通报和复盘溯源机制,对重大案(事)件一案一复盘,中心依据综治领导责任制和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结合案件剖析、调查结果,对责任部门、镇街依法依规责任查究。做到复盘溯源,拧紧“责任查究”压力阀。今年以来,复盘溯源整治案件2起,责任查究5人次,溯源整治效果初显。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