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平妮
近日,一辆功能齐全的巡回审判服务车驶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何楼办事处武赵村。原来,是牡丹区人民法院何楼法庭在这里公开审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
将庭审“开”到了纠纷发生地,是牡丹区法院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本案原、被告系同村村民,因土地权属和使用问题产生争议。考虑到案件发生在乡村,直接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邻里关系,且具有典型教育意义,承办法官闫志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纠纷发生地。依托便捷高效的巡回审判服务车,法庭工作人员迅速完成了庭审现场布置。消息传开,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旁听。
庭审中,承办法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有序组织当事人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法官耐心倾听诉求,精准归纳争议焦点,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并组织双方进行庭后调解。
庭审结束后,法庭干警进行了现场普法宣传,为村民发放防诈骗指南,一起守护村民的“钱袋子”,并对村民咨询的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结合实际情况,向大家讲解了通过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权的具体流程,手把手指导村民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这场“家门口”的法律服务,不仅让村民们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近年来,牡丹区法院高度重视法庭基础建设,此次将巡回审判车驶入乡村,是创新司法服务模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这场“车轮上的庭审”,不仅便利了当事人,更为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倡导睦邻友好,培树文明乡风,有效延伸了司法服务触角,为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平安和谐乡村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