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新疆库尔勒公安:智治“针脚”锻造执法新范式

2025-07-24 16:44:4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马玲 郑晓芳

从案件办理的“核心枢纽”到服务群众的“温馨窗口”,从矛盾调处的“源头活水”到人员服务管理的“智慧经纬”,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公安局始终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至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个执法窗口、每一条执法链条上,以执法有据、运行有序、服务有温、治理有效的智慧锻造法治平安共同体。

规范执法 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

走进库尔勒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它不再是简单的办案场所,而是集“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法治工厂”。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法制、刑侦等专业力量前置入驻,让办案中心实现了嫌疑人的全流程闭环监督管理;案件办理和监督审核做到了警种联动,平均办案时长缩短30%。

针对接处警、案件办理等关键环节,中心执法监督岗创新推出“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办案流程实时动态监督,各基层办案单位执法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40%,2024年有3个基层所队获评巴州执法示范单位。

在某酒店停车场,祖某因未锁车门造成车内价值3万余元的黄金首饰被盗,办案民警锁定嫌疑人并成功抓获。祖某通过办案民警发送的短信很快查询到了案件办理的流程和结果。“现在处理案件,不论是大事小事,公安都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心里感到特别踏实。祖某说。

如今,在库尔勒市公安局,每一起案件受理、处罚结果以及法律文书制作,办案民警会向当事人发送警务平台内的案件办理编号手机短信,当事人只需在阳光警务小程序上录入编号就能看到办理情况。

“某晚,一嫌疑人出现呼吸困难出冷汗的情况,当日值班医生第一时间使用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后送医院诊治观察,未出现生命危险。该中心与辖区多家医院建立协作机制,医院定期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值守,“快速响应、专业处置、无缝衔接”医疗保障体系的深度运用模式成为新疆首例,截至目前,该中心零风险零事故。

服务窗口 让法治温度随处可见

州市朝阳政务服务中心、萨依巴格派出所户籍窗口、铁克其派出所户籍窗口是库尔勒市公安局服务辖区群众社会事务处理较多的办事窗口。在打通政务法治服务“最后一米”措施上,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将法治服务精准嵌入办事全流程,就户籍、交警、出入境等6类205项业务,编制了《一窗通办法治服务指南》,用“案例+问答”形式解答问题。比如,办理驾驶证换领时附上“交通违法记分新规”,新生儿落户时附上“反拐卖法律常识”,电信诈骗高发期在业务回执单上附有“防骗口诀”等。“材料清单+法律预警”的服务方式,让群众对法治教育更是入脑入心。今年以来提供法律服务2500余人次。

“现在到窗口办事太方便了,不用排队等号,还有引导员帮助指导,等候时还会给我们普及法律知识,所有的办事流程都能在微警务监督小程序查到。群众段某说。

与此同时,窗口还设立了阳光法治体检区,群众可自助进行法律风险扫描,如处理交通事故后,可通过责任划分模拟器预判赔偿标准,避免纠纷产生;处理交通违章时,窗口会播放2分钟的安全警示片,“办件即普法”机制运行更是让群众“吃一堑长一智”。

“法治直通车”的开通,更是让库尔勒市公安局便民服务与阳光下的守护相得益彰,它所连动的流动法治服务车、警企联络站、站台法治驿站等均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7月7日,库尔勒警示直播间《阳光下的守护,我们在行动》栏目直播更是让百万网民点赞!

阳光调解 让执法服务更有温度

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库尔勒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调解室24人组成的调解员队伍里,有退休法官、退休警察、法律工作者还有援助律师,一条板凳就是他们的标配,唠嗑中就能化解诸多仇怨。

“得亏了梨城枫桥调解室,我们邻里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在警务室民警和调解员的见证下,因噪音问题争执不休的李阿姨和赵爷爷握手言和。现在李阿姨就是这里的兼职调解员,讲起理来口若悬河,说起法来头头是道。

情理法融合是阳光调解的秘诀。调解员退休民警老赵的笔记本上,记录这样一条公式:耐心倾听(50%)+换位思考(30%)+法律释明(20%)=100%化解。针对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不同类型,派出所总结出一条板凳冷却处理法、一条板凳握手言和法、一条板凳亲情修复法等6种调解技巧,成功化解纠纷上百起。

阳光,是公正透明的执法,是触手可及的温暖,更是平安建设的底色。库尔勒市公安局将以“阳光下的守护”为不变的初心,继续在规范执法中彰显法治力量,让每一缕阳光都照进群众的美好生活。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