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智梧优”助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梧州建设司法行政AI创新应用平台打破“数据藩篱”

2025-09-10 06:41:0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朱晓文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司法局联合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分公司共同申报的《“法智梧优”——人工智能赋能司法行政服务模式创新》案例获得“2025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殊荣。

长期以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传统服务模式存在效率瓶颈、服务精准度不足等现实困境。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司法行政改革的重要课题。

今年2月以来,梧州市司法局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公证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探索“人工智能+法治”新路径,创新建设“法智梧优”人工智能应用体系,构建起“智能驱动、精准服务、普惠高效”的新型服务模式。

近日,梧州市民王女士致电梧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离婚财产分割问题,工作人员引导她通过手机应用“梧小治”AI助手小程序,仅用3分钟便获得了详细的法律分析建议和相关文书模板。

这一便捷体验的背后,正是AI大模型在法律知识图谱构建、自然语言理解与智能推理等关键领域提供的强大支撑。

今年以来,梧州市司法局通过打造司法行政AI创新应用平台,对外推出了“梧小治”“梧小证”“梧小仲”AI助手小程序,有效整合本地化法律资源,提供场景式、交互式的法律咨询,破解了传统模式下群众获取法律服务需通过线下窗口或电话咨询,存在响应慢、针对性弱等问题,实现“7×24小时”的“掌上”精准服务,服务效率提升90%以上,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记者了解到,梧州市司法局依托全市统一的“法智梧优”人工智能综合应用平台,构建了涵盖智慧矫正、智慧普法、智能办公等16个智能业务模块58个应用场景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实现效能倍增、精准工作、高效办公。通过人工智能应用替代重复性工作,工作效率大幅提升200%,案件处理周期由原来的7天缩短至2至3天,文书生成耗时减少80%。立案材料审查智能化后,输出审查意见准确率从10%提升至最高50%。

此外,梧州市司法局依托“法智梧优”相关平台,构建了贯通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智能服务网络,建立了跨层级数据共享、应用共建机制,实现跨层级、跨区域数据联动,逐步打破“数据藩篱”,为社会治理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提升了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