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 通讯员 田翊 向国迎
近年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法,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千般事”,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不上交,化解在萌芽状态,着力打造基层治理“古丈样板”。
该中心内设业务咨询、综合受理、分流交办及法律服务等工作窗口,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多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协同合作,为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务。中心统筹政法各部门、人民调解及社会组织等矛盾纠纷化解资源,以同堂办公形式实现“一站式”化解的最大效能。群众无需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只需走进县矛调中心,就能全面反映自己面临的矛盾纠纷,既快速响应、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有效衔接,成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的重要平台。
以前,群众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往往要“多地跑、多头跑、反复跑”,耗时又耗力。古丈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后,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充分整合各部门力量,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快速抽调相关部门人员为调解员,发挥各自工作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截至2024年10月,中心共受理指导调解矛盾纠纷950件,调解成功924件,调解成功率达97.26%。
古丈县坪坝镇亚家村两名80多岁高龄的村民因宅基地权属不清,范围不明,发生纠纷,双方矛盾分歧大,时间跨度久。2011年以来,镇、村对该纠纷多次调解,但都没有成功。古丈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成立后,镇政府积极向中心寻求帮助。县矛调中心及时受理并迅速组织自然资源、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介入,深入基层一线,为当事双方“一站式”调解。调解中,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对话,把矛盾问题摊到“桌面”上。经深入沟通交流、讲政策、摆道理,当事人心中的疙瘩最终被解开,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当事人节省大量诉讼成本和时间精力,也缓解了法院的诉讼压力。
村民向某说:“我年纪大了,文化程度又不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官司,只能与对方争吵理论。县矛调中心来人上门给我们调解,帮我把这个事情解决了,我非常满意。”
古阳镇何某因工程欠款问题,自2015年以来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其间,县、镇两级政府多次组织人员化解,但都因何某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而以失败告终。今年4月,针对何某的信访事由,县矛调中心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专班作了深入调查研究,查阅档案资料厘清事件脉络、找准问题症结,先后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联席会议,并咨询法律顾问专题研究政策依据、化解路径,与信访人反复交流沟通,协商制定解决方案,何某的信访问题最终得到有效化解,签订了息诉息访承诺书。
这些案件只是古丈县矛调中心化解信访积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古丈县矛调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多元化解纠纷新机制,不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一个积案、一个专班、一个县级领导强力攻坚”的要求,落实包案领导,组建工作小组,建立常态化化解工作跟踪推进机制,一抓到底直至完全化解,变“封闭围堵”为“开放疏导”、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跨度长、难度大、久拖不决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实质性化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据统计,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专班成立一年来,化解此类信访积案33件,占总积案的55.93%,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一致好评。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