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宁旦 通讯员 陈康秀 杨思泽
7月1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海警局等五部门联合召开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签署《加强查办走私犯罪案件工作联席会议纪要》(下称《纪要》)。会后,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打击走私犯罪典型案例。
联席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围绕更好地实现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深化惩治走私犯罪合作机制,共同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协同推进前端治理,一体推动打击走私犯罪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针对当前走私犯罪更趋隐蔽性,手段更趋多样化、团队化、链条化,以及跨境电商刷单,自贸区“套代购”等案件上升较快等特点,联席会议围绕如何提高打击精度、力度,推进源头治理、协同管控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形成了广泛共识。
据了解,此次签署的《纪要》包括五个方面,涵盖走私犯罪中侦查和审判管辖、走私冻品的价格认定和先行处理、走私共同犯罪主从犯认定以及走私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等内容。《纪要》指出,打击走私违法犯罪,事关国家安全和营造高水平开放环境,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纪要》强调,要进一步规范全省走私犯罪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适用问题,统一办案标准和提高办案效率。要以“重打击,严保护”为目标,加大对走私冻品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市场交易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依法严格把握“包税型”走私中货主以及受雇佣的船长、船主、管理人员等主从犯的认定条件,让走私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要深化各部门的办案信息互通与共享机制,完善走私案件行刑衔接机制,形成闭环管理和执法合力。
会后,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打击走私犯罪典型案例,内容涉及严厉打击团伙走私、虚假申报及“水客”走私、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海上绕关走私和无现货走私等犯罪活动。
如,2022年1月,林某庆、何某基和邓某钊合谋,共同出资购买5艘木质渔船用于海上冻品走私。3月9日凌晨,侦查人员在广州市南沙区一水域查获两条木船,当场抓获张某业等人,船上无查获走私现货。侦查机关认为,本案犯罪团伙系通过“蚂蚁搬家、渔船掩护”方式进行海上走私。为准确查明案件事实,侦查机关全面收集入库通知单、已到案犯罪嫌疑人供述、走私现场搬运工和货车司机证言、监控视频、涉案人员手机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人民法院综合前述在案证据,依法认定林某庆等10人走私犯罪事实并作出判决。本案针对“无现货”走私案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对此类案件的办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另据了解,今年1至6月,广东法院共审结走私犯罪案件641件,对1461名被告人作出生效裁判。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