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黄国畅
椰风习习、涛声阵阵,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任务一线呈现出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远在海南省海口市的杨文,正带领项目组攻坚克难、集智攻关。虽然没有在一线奋战,但杨文博士的心始终紧紧连着一线任务……
杨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正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2003年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现为测发地面系统工程师,从事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和智能维护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相关工作。
办公室、宿舍、发射场的设备间、控制间、测试间……这就是杨文的全部世界。
在杨文的世界里,他编织起一张大网。这个保障火箭顺利起飞的地面设备系统,涵盖发射场多个系统,涉及多项学科,如同一张错综复杂又精美绝伦的网,联系着西昌发射场各个关节。杨文带领团队编织的第三代地勤网,目标就是智能高效、自主可控。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周末假日,每天早上6点准时到办公室,中午加班,深夜12点前从不休息……在这条织网路上,杨文追梦不停、奋斗不息。
那年,牵头完成二代地勤网实现全覆盖后,杨文收到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同时也收到了编织三代地勤网的期望嘱托。
带着这份期许和责任,杨文把三代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作为博士期间攻读的方向,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可靠技术,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在航天发射任务应用中成效明显。在此期间,他还作为文昌发射场某型软件的主要研制人员,为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新型运载火箭首飞提供技术保障。
2018年,博士毕业的杨文带头冲锋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急切。伴随着一项项成果陆续推出,不断升级的地勤网向着前沿方向逐步成长。杨文满头黑发渐添银色,而他默默冲锋的姿态,映照在那份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表上,始终如一、从未懈怠。
当前,杨文又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文昌发射场发射能力综合提升某型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项目各项工作。
正在海南带领团队科研攻关的杨文表示,奋进一流时不我待,后续将进一步开展项目设计、研制等工作,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贡献智慧力量。
编辑: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