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些阴辣椒是村民用自家新鲜青椒制作的,微辣爽口,喜欢辣味零食的朋友别错过。”
“眼前这些蔬菜都是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水灵!”
“再看这把花椒,颗粒饱满紧簇,保证原生态不过筛!”
…………
7月21日上午11点,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的助农直播间准时开启。主播李朝春热情地向屏幕前的消费者推介着当地村民自家种养的各式原生态农货。直播间里实时互动、在线议价,构建起“产地直连餐桌”的消费新场景。
今年以来,余庆县积极开展“余庆村播·电商助农”行动,搭建起连接田间地头与消费市场的云端桥梁。
红渡村作为全县第一个创建村级抖音助农直播间的村子,早在2024年1月便已“触网”直播。然而,初期因运营模式不够成熟,年销售额仅5万元。
今年,红渡村转变思路,聚焦村民自家的生鲜瓜果,与贵州聚贤人才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引入专业主播精心打造“红渡村播”。效果立竿见影,重启直播仅一个月,销售额便超越了去年全年总和,有效破解了村民“销售难、路途远”的问题。
“过去只能靠赶集,要走5公里把货背到大乌江镇集市,背不多还常卖不完要背回来,”参与直播的村民毛廷先感慨,“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做生意!”村播不仅改变了销售地点,也变革了销售方式。
“直播前,村民会把当天要卖的农产品汇集过来,自己定价;直播时,我就一种一种询问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个价格,谈成就上架。”李朝春解释道,“像干菜、渣辣子这些原来卖不动的手工传统美食,在直播间也很受欢迎,很快能销完。”
当天的直播持续到下午两三点便顺利“清仓”,共卖出341单,实现营业额7342元。销售“榜首”是村民杨忠书的300多公斤大米,卖了2000多元;村民付权伦的5.5公斤小鱼干紧随其后,收入475元。“在直播上卖比上街卖好,方便又不愁买家。”杨忠书很满意。付权伦更是干劲十足:“回去接着做鱼干,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李朝春根据前期直播经验预测了未来趋势:“接下来让村民拿些土鸡土鸭来卖,应该也能卖个好价钱。”
“从第一天直播销售额1200元,到如今开播41场总销售额达17.6万元,‘红渡村播’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驻村第一书记徐毅总结道。
红渡村播改变销售模式,而在余庆县白泥镇中关村,直播场景则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
今年第一批新鲜青椒刚上市,直播间就直接搬到了辣椒地里,让消费者近距离查看辣椒生长环境与品质,品尝“第一口鲜”。
“目前中关村已构建起以村民自种土豆、四季豆、辣椒、土鸡蛋等应季蔬果为主,余庆剔骨鸭、余庆小叶苦丁茶等特色产品为辅的销售体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林丽介绍道。仅今年4月初至6月,中关村已开展近60场直播,总订单超1500单,直接为50余户村民增收超1万元。
余庆县以村播打通产销链路,将卖场延伸到田野间,有效推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5年7月25日《贵州日报》李宁 王纯)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