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呼和浩特新城区:

以“五办运行”机制为抓手,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7-25 17:22:39 来源:法治网 -标准+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近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综治规范化”和“信访法治化”融合为抓手,通过资源共享、矛盾分流、释法说理、多元化解,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信访工作的有机衔接,推出矛盾化解“五办运行”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基层治理格局。

综治中心从接办、交办、督办、代办、商办五个环节入手,加快打造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期盼,为法治新城建设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接办:畅通诉求渠道,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

新城区综治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一站式受理群众各类矛盾纠纷诉求,确保来访群众有人接待、有处倾诉。

无论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涉及劳动权益、物业服务等问题,群众只要走进综治中心大门,就能找到对应的窗口反映情况。接办人员以热情的服务,认真登记每一个诉求,仔细倾听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做到接访有温度、记录有精度,为后续矛盾化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交办:精准分流,确保矛盾纠纷对口处理

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领域和级别,交办件被快速准确地分流到相应的责任部门或调解组织,实现“对口处理”。

群众来到中心首先进入综合受理区,进行咨询登记,对于接收的矛盾纠纷,中心进行初步分析和分类,按照“简单矛盾交综治、疑难案件走信访”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流,之后以“平台派单”方式将案件交办给责任部门或调解组织。例如,劳动纠纷转至劳动仲裁中心,农村宅基地纠纷转至住建征收中心,物业类纠纷转至物业纠纷调解中心等。系统会全程跟踪案件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清晰可见。

信访问题常与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民生诉求交织,这种分流模式显著增强了信访事项的化解力度,不仅提高了矛盾化解的专业性和实效性,还避免了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有效缩短了纠纷处理周期。同时借助中心多部门共建平台,实现信访问题“一站式化解、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同时,也确保了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清晰、高效地分类处理,真正实现了“分得清、化得清、有人管”。

代办:贴心服务,为群众跑腿解忧愁

针对行动不便、文化程度较低或对办理流程不熟悉的群众,新城区综治中心提供贴心的代办服务。代办员主动帮助群众整理材料、填写表格、协调部门,甚至代替群众跑腿办理相关手续。无论是申请劳动仲裁、办理法律援助,还是调解邻里纠纷,代办员都全程跟进,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实现了“群众动动嘴,代办员来跑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治理的温度和关怀。

商办:联动协作,凝聚矛盾化解合力

商办模式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优势,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综治中心启动商办程序,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专业调解组织、法律专家、社区工作者等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按照“三段论”化解思路,收到案件首先交办行政职能部门、政法单位,按诉求调查事实、梳理政策,确保事实清、政策清;之后办理部门联合调解员约访群众进行综合化解;最后针对无法谈妥的事项,组织调解员、公益律师、代办员约访群众,开展调解疏导,对合理诉求逐步解决到位,对无理诉求进行思想教育并依法帮扶救助到位,同时依靠信访“三级终结”和调解、疏导等“情绪化解”两条路径实现信访案件依法化解。

比如,在处理某企业欠薪与员工劳动合同纠纷交织的案件时,中心邀请劳动监察、司法、法院等部门及工会代表、法律顾问等共同参与协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成功化解了矛盾。商办模式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联动化解,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督办:全程跟踪问效,压实责任促落实

督办是五办运行模式的关键环节。综治中心建立了严格督办机制,确保每起矛盾纠纷及时有效解决。

综治中心为交办的矛盾纠纷建立详细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办理时限和要求,通过系统发“三单两函”,即受理告知单、转送交办单、办理结果告知单、工作提示函、风险预警函。对于临近办理期限的案件,提前预警提示;对未按时办结的案件,及时进行催办、督办,督促责任部门加快办理进度。自案件受理就落实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一对一”代办,全程跟踪协调,保证案件始终有人盯、有人办。同时,中心定期对矛盾纠纷化解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不力、久拖不决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压实责任,形成工作闭环,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中心运行以来,受理的5455件案件,已化解4091件,其中调解结案2160件、仲裁结案142件、行政裁决57件、复议结案366件、导入诉讼程序1101件、信访程序办结265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938件次,开展法律援助366件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党内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侯奇)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