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应如何分配?

2025-07-25 17:22:39 来源:《法治时报》 -标准+

亲人去世后,所获得的抚恤金该如何分配?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近日,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共有物分割纠纷案。

案件详情:兄妹3人因抚恤金对簿公堂

符某是文昌市潭牛镇的一名离休干部,养育了阿新、阿羽和阿状3个子女。符某退休后,长期居住在谭牛镇村里的老家,由于年纪大了,常常患病,便由最小的女儿阿羽照顾。2024年4月6日,符某因病去世。

符某去世后,文昌市社会保障机构发放抚恤金、丧葬补助金,总计34万余元。2024年5月8日,阿羽以其个人名义,办理了领取符某丧葬费补助及抚恤金的手续。

然而,阿羽的行为引起了大哥阿新的不满。阿新认为,丧葬费补助及抚恤金应由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共同享有,由三兄妹平均分配才合理。为此,阿新多次沟通,但阿羽始终拒绝分配。

“母亲去世前,都是由我和我的家人照顾,大哥并未尽到看望和照顾的义务。”谈及此事,阿羽有些委屈。她说,母亲曾表示,抚恤金可用于偿还手术治疗费用,而且母亲刚生病住院的时候,大哥一家就将母亲在老家房子里的东西都丢了,母亲很生气,说以后她的钱大哥一分钱都得不到。

二哥阿壮称阿羽所说情况属实,但他对于大哥阿新看望母亲的情况不太清楚。

法院判决:抚恤金应由死者的近亲属共同享有

今年3月,阿新将阿羽起诉至文昌市法院,请求阿羽返还抚恤金10万余元。

经审理,文昌市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之规定,死亡抚恤金作为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基于国家有关规定,在死者身后给予其家属的具有精神抚慰和物质补偿双重属性的金钱给付,是对死者亲属给予的一种精神上的抚慰金,依法应由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共同享有。

鉴于被告阿羽在符某生前承担了主要的照顾责任,对符某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满足,法院酌情确定阿羽应分得抚恤金的60%。而原告阿新,及第三人阿壮,虽也是符某的子女,但在照顾符某方面的付出相对较少,故确定他们各自分得抚恤金的20%。

最终,文昌市法院依法判决阿羽向阿新支付抚恤金6万余元。

“在分配时,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分配比例,但应综合考虑各近亲属与死者的亲疏关系、照顾情况、经济状况等因素,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承办法官介绍,同时,需明确的是,抚恤金并非死者遗产,其分配不应单纯基于死者的生前意愿。

“虽然被告辩称符某曾表示抚恤金可用于偿还其手术治疗费用,但这并不能成为被告独自占有抚恤金的合法依据。”承办法官说。

律师解读:抚恤金与遗产的分配原则不同

那么,在法律上,对于抚恤金与遗产的规定有哪些不同之处?应该如何分配?为此,记者采访了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瑾。

“遗产是死者生前合法拥有的个人财产,可通过继承方式转移给他人。而抚恤金则是单位或国家对死者家属的物质补偿和精神抚慰,不属于遗产范畴,不可通过遗嘱或继承方式获得。”刘瑾介绍,抚恤金与遗产的不同之处在于,抚恤金并非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抚恤金的所有权人不是死者,而是死者在世的近亲属。因此,抚恤金属于死者近亲属的共同财产。

“在上述案件中,对于如何分割共有财产,双方当事人并未作出明确约定,因此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进行分割。”刘瑾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三条,共有人之间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

“也就是说,遗产的分配需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除外。而抚恤金的分配,则是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由死者近亲属协商处理,并优先考虑未成年子女、无劳动能力配偶及父母。”刘瑾说。

对于遗产与抚恤金所引发的争议,刘瑾建议,遗产分配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争议,而抚恤金分配争议需结合亲属与死者的生活紧密度、经济状况及实际需求,法院可酌情调整比例。“上述案件运用法律原则和倡导性规定对死亡抚恤金做出适当分配,既符合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也兼顾了法理与情理的有机统一。”刘瑾表示,继承人也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分配问题,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文中涉案人物均为化名)

(2025年7月25日《法治时报》记者 杨晓晖)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