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博主发帖称,他在杭州入住一处月租6万余元的房子,出现咳嗽、过敏等身体异常情况,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房子甲醛含量超标近三倍,但房东不回应他退还全部押金的要求。
涉事租客身体出现异常
该博主介绍,他在1月底前后搬进这套房子,房屋中介称房子里没有甲醛,以前住过人,很安全。他入住后仍然使用两台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24小时运转。5月初天气转暖后,他突然疯狂咳嗽,出现嗓子疼、结膜炎和过敏的问题,在医生朋友提醒下,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甲醛超标引发的身体问题。随后便找了专业甲醛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在房内检测了两个点,结果显示甲醛超过国家标准近三倍。为了调理身体和治疗,他已经花费了4万余元。他向房东要求退租并退还押金,但对方表示不会退押金。
房屋的甲醛检测结果
涉事房东则回应称,自己的房子交房至今近5年,在博主前有过多名租户住过,且房屋装修全部使用的是环保材料。而该租客入住后搬进了不少家具,不排除这些家具产生甲醛的可能。如果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因这起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当地政府部门介入此事。据媒体最新消息,7月22日晚,马先生公开发文称,这次事件已结束,并获得了公正的处理结果。而博主此前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所有有关“甲醛房”的内容也均已删除。
在租赁市场中,房屋质量隐患或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承租此类房屋可能引发安全和健康问题。那么,租客遇到类似“甲醛房”该如何依法维权,我国民法典中有哪些规定呢?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住房租赁条例》(2025年9月15日施行)第七条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律师解读:
一、房屋租赁是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房屋租赁纠纷也是常见的民事纠纷。我国民法典对于房屋租赁合同也设置专门章节予以规定。房屋租赁不仅涉及房屋的利用和收益,也涉及到承租人的基本生产生活,甚至人权保障,因此房屋租赁法律关系的稳定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民法典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之一。
二、租赁房屋质量或者安全存在问题,会严重威胁承租人或者居住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在房屋租赁合同关系中,如果房屋质量存在问题,承租人具有法定解除权;本案中,房屋空气甲醛超标,危及身体健康,承租人同样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三、因租赁房屋空气质量给承租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房屋出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该损害的原因是由承租人造成,则房屋出租人无需承担责任。如果给房屋后续租赁造成损失,房屋出租人还可以向造成损失的承租人主张权利。
四、本案是一个典型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案例,承租人既可以依据合同主张出租人的违约责任,也可以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的规定主张出租人赔偿损失。不过,承租人在法院起诉时,仅能主张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中的一项事由,且一旦行使选择权后,就不得再行更改。
律师介绍:
孙宏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出版《民法总则精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析与重构》《网络安全法一百问》等专著和著作三本,发表文章十余篇。做过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商事案件,担任国有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多位律师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商事纠纷、信托、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疑难复杂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