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安新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2025-07-24 17:18:50 来源:安新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标准+

为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25年1月22日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多元解纷案例库。截至目前共收录案例555篇,安新县人民法院白洋淀人民法庭携手安新县赵北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动调处的某五金店与某村委会买卖合同纠纷调解案,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现将案例发布如下。

基本案情

某村委会为日常办公需要,多次从刘某经营的某五金店处赊购货物,陆续欠付货款9350元。后因某村委会成员换届调整,新任村委会成员尚未核实清楚历史账目,一直未给付货款。多次催要未果后,刘某将某村委会诉至安新县法院。

处理方式方法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将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先行调解。调解委员会接受委托后,指派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员通过前期上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得知,某村委会拖欠货款已近三年,期间,刘某多次向某村委会催要货款均未果,现因迟迟未能收回货款面临经营压力;某村委会则表示,换届过程中存在账目尚未理清,难以核实欠付货款事实及金额的问题,并提出某五金店有个体工商户登记,不应以刘某个人名义起诉。考虑到本案涉及刘某主体是否适格、买卖合同事实和法律关系的认定等法律专业问题,调解员请求法院进一步指导调解工作。考虑到本案当事人到县城需要先乘船靠岸后再转乘汽车,交通过程耗时耗力,费用也很高,为便利当事人解决矛盾,指导法官起航巡回审判船至双方住所地,在船上指导调解员“三步走”开展调解工作。

一是精准厘清纠纷事实,筑牢调解根基。在巡回审判船上,法官指导调解员根据案卷材料及与双方沟通情况,确定本案争议焦点为:1.刘某诉讼主体是否适格;2.双方之间是否具有买卖合同关系;3.若买卖合同关系成立,欠付货款金额如何计算。围绕上述争议焦点,逐一展开调查。针对争议焦点一,根据刘某提供的某五金店营业执照,显示其经营的五金店是有登记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应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作为诉讼主体;针对争议焦点二、三,将刘某提交的送货单、欠条、收据与某村委会相应账目一一进行核对、梳理,并向经手购买货物的某村委会原成员核实,由此确认双方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及欠款数额9350元。

二是充分协调双方意愿,推动调解协议签订。在明确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后,调解员进一步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充分了解双方调解意向。某村委会表示,认可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及欠款数额,但仍否认刘某向其主张权利的资格。为此,法官指导调解员向刘某阐释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告知其作为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应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作为诉讼主体,刘某表示认可并提出变更诉讼主体为某五金店的申请。考虑到本案处于先行调解阶段,还未进入审理环节,若由刘某重新以某五金店的名义起诉,无疑会加重双方诉累,遂以此为切入点,说服某村委会认可刘某的变更申请,并在此基础上,与双方进一步沟通,协商调解方案。巡回审判船内,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氛围消弭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在调解员的组织下签署了调解协议。

三是积极跟进督促履行,落实调解成果。调解协议达成后,某五金店经营者刘某对某村委会能否按时履行债务,仍心存顾虑。为打消其疑虑,调解员向某村委会详细说明延迟履行付款义务的不利后果,并在法官指导下,借助巡回审判船上配备的移动便携式数字法庭系统,依据调解情况制作《自动履行告知书》送某村委会,此外,引导某五金店经营者刘某填写《收款账户信息确认表》。调解的每个步骤都在巡回审判船上进行,让司法跨越山水阻隔,推动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本案的处理体现了多元解纷机制优势,法官充分发挥指导调解职能,引导当事人通过先行调解的方式协商解决矛盾,并从阐释法律适用、梳理争议焦点等维度,为调解工作提供精准指导;法庭积极践行“三调联动”机制,与人民调解组织深度对接,发挥人民调解员地缘人缘优势为双方当事人搭建沟通桥梁,促使调解协议达成,并及时跟进督促履行,确保当事人及时兑现纸面权益。此外,本案以“甘棠号”巡回审判船为依托,将调解现场搬到老百姓“家门口”,免去了当事人舟车劳顿、往返奔波,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便民利民”理念,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写照。(李楠)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