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土地资源的客观稀缺性、区位特殊性,大城市的主城区城市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发展“亩均”效益,从传统的地面平面型扩展,不断寻求向以“楼宇”为空间载体的“空中”广泛生长,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越发彰显出“楼宇经济”的重要性与竞争力。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作为这样一个主城区的街道,近年来,高度重视“楼宇经济”的发展,以“楼宇空间”为发展的基础载体,紧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数字赋能,围绕产城共融,致力于将“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有机融入城市发展的脉搏中,奋力打造西湖区“平台经济第一街”。而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给古荡平台经济、楼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优质的服务保障。
位于古荡辖区的“天目里”作为当前的网红地标,周边楼宇林立、企业集聚,天目里国际街区涵盖了天目里、莲花商务中心、浙商财富中心、亚都大厦、紫创商务中心、南都研发大楼、浙能源力科创中心、联合大厦、云州国际、钱江制冷大楼等多幢楼宇,企业总量多、密度大,仅靠传统的行政执法服务模式难以更好地进行管理。
今年以来,为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现综合执法模式的迭代升级,古荡街道紧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有利契机,以“一支队伍管天目里”为行动目标,创新构建“一个平台指挥、一支队伍执法、四个圈层协同、多个力量支援”的行政执法监管体系,旨在打造更加高效、协同、精准的综合执法服务,进一步以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改革让群众以及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重塑执法体系,夯实“一支队伍管天目里”力量基础
通过赋权事项等相关重点改革,古荡街道成功整合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下沉力量,将街道范围内原本分散的行政执法及服务职能集中由“一支队伍”统一行使,实现了“1+8”行政执法力量的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这一变革不仅推动了涉企监管从“多头管理”向“精准服务”的转变,还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创新“一支队伍管天目里”等具体微观实践做好了力量调度的基础准备。
着力计划统筹,提升“一支队伍管天目里”检查效能
行政检查始终是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方面,街道始终紧盯检查行为的优化,在原有“五级塔防”指挥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同防范、应急、执法、网格等“四大圈层”,重点强化对天目里国际街区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日常监管。同时,聚焦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可能存在的扰企问题,着力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将天目里商业综合体检查对象精准划分为四大类24小类,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违法情况、风险等级进行检查计划的统筹,分片分段开展综合执法。在做好线下监管的同时,街道也积极借助“智慧平台”的数智赋能,全面提升了“线上统”“线上管”的综合能力,今年以来,已完成涉企“综合查一次”等综合检查80余次,有效覆盖了所有细分类别,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中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多方协同联动,释放“一支队伍管天目里”服务力量
围绕天目里国际街区,古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协同街道楼宇社区、楼宇物业等多支力量,共同开展行政执法联合检查、行政指导等政企会商活动,释放“一支队伍管天目里”更为丰富的服务力量。今年以来,举办涉企法律知识专题培训、政企座谈会、企业预约指导等活动60余次,联系并服务企业500余次。同时,在“无事不扰动”理念中更加强化“管住风险”的压力线,对高风险企业实施了专项整治行动12次,成功助力8家企业整改,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违法风险。此外,古荡街道还延伸“提前走一步”的前置服务模式,对天目里商业外摆进行全链条监管。在外摆审批前,街道联合城管、消防、食安、交警、环保等多个条线部门,对外摆设置在垃圾分类、油烟处理、消防安全、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联合指导和规范,有效地将风险化解前置。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优,建设更优营商环境始终在路上。古荡街道将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服务保障楼宇经济等重点发展中始终秉持“管住风险、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为奋力建设“平台经济第一街”增添更多新动能、新力量。(高心怡)
编辑:李超